最近纽约布鲁克林的创意工作室 MSCHF 又火了,团队的最新作品 The R Boot 在社交媒体上爆红,这双阿童木同款“大红靴”以极高的还原度,制造了卡通走进现实的奇妙效应。
灵感来源真的是阿童木?
虽然“大红靴”普遍被认为是阿童木同款,但之后有媒体指出,MSCHF 官方认证的灵感来源是《爱探险的朵拉》(Dora the Explorer)。这是美国尼克斯频道制作的美式英语教育片,朵拉的小伙伴是一只穿着红靴子的小猴子,并且这只小猴子就叫“Boots”。
当然还是有很多同学并不认同这种说法。毕竟从外观形态来看,这双“大红靴”显然还是更接近阿童木的火箭靴。
KAWS 和 POGGY 的晒图也都将“大红靴”和阿童木联系在了一起
MSCHF 官网的表述则是含蓄表达,只强调了灵感来自卡通动画。
这或许是出于尽量避免版权纠纷的考虑。过去几年 MSCHF 曾多次因侵权问题吃上官司,原告包括 NIKE 和 Vans 这样的大品牌。
2021 年 MSCHF 为 Lil Nas X 定制的 Air Max 97“Satan Shoes”引发争议,因为涉及**问题,NIKE 在压力之下将 MSCHF 告上了法庭,双方后续达成和解。根据协议,MSCHF 需召回已发售的鞋子,不过消费者可自愿选择是否退货。
2022 年 MSCHF 又因和 Tyga 合作的“Wavy B”神似 Old Skool 而被 Vans 母公司 VF 提起了诉讼。MSCHF 表示 Vans 曾主动联系要求获得鞋款一半利润和 4 双鞋,并提及了未来合作的可能性。
这两次事件对 MSCHF 来说颇有“越被告越火”的意思。毕竟以恶搞为生,虽然 MSCHF 看起来也并不太在乎被告(或许这也是选择恶搞就必须要承受的一部分),但能适度规避点风险,这始终是好的。
“大红靴”背后的逻辑
在提及“大红靴”的创作思路时,MSCHF 提到了“虚拟和现实”,当下 AI 球鞋大热,“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鞋子有一半是渲染图(而非实物)”。
虚拟的鞋子正在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真实物品,它可以作为艺术品被收藏,也可以作为游戏中的装备被使用。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:虚拟和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。
那么反过来,将虚拟动画世界中的鞋子拿出来,变成 3D 世界的实物,可以触摸,可以穿,会产生怎样的效果?
于是就有了“大红靴”的诞生。
除了对“虚拟和现实”这一热点话题的探讨,MSCHF 团队还多往前走了一步,他们谈到了动画片中鞋子的特点。
早期的动画片都要靠手绘实现,至少每秒 12 帧,整个工作量可想而知,因此在像鞋子等细节上都尽可能选用简单的几何图案,寥寥几笔画出一双鞋子就能让观众信服,这本身就很奇妙。
我们相信这个简单的轮廓就等同于靴子,直到它被放置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,它一下子变成了怪异的存在,一个从二维世界穿越过来的物体,是靴子却又不像靴子,戏剧性的张力由此产生。
“大红靴”的这套逻辑集成了一系列触发流行的因素,比如它契合社交媒体的 meme 文化,同时当下的人们也充满着对童年怀旧的热情。
此外它的外观也和流行趋势高度吻合——虽然 Kanye West 遭到抵制,但由他所带起的高筒靴的热度还在持续,还有 Bottega Veneta 的人气款大头橡胶雨靴也深入人心。“大红靴”本身也是时髦的存在。
恶搞一切的 MSCHF
这款“大红靴”即将迎来正式发售,它采用的是 TPU 橡胶外层加 EVA 鞋底的配置,售价 350 美元(约合人民币 2380 元)。MSCHF 将在 2 月 16 日通过官网和同样是自家的 Sneakers app(这个 app 本身就是对 NIKE 的 SNKRS app 的恶搞)开卖。
考虑到“大红靴”当下爆棚的热度,超过 2000 元的售价恐怕也挡不住大家的抢购热情。不过即便靴子难抢,但大家还是可以去 MSCHF 的官网看看,上面保留了团队过去 3 年做的项目,有大量恶搞经典的有趣玩法。
比如他们曾将达米恩·赫斯特的一副画作拆分成多个部分,并单独出售,卖出了远高于作品原价的价钱;有把全球 5 位知名富豪的脸做成雪糕,邀请大家“吃掉富豪”;还有把爱马仕 Birkin 拆掉,把材料“重组”给做成了凉鞋……
到最近出的伤员保护靴造型的靴子、除锈剂 WD-4 味道的香水等等,也都非常有趣。
“吃掉富豪”雪糕项目。把扎克伯格、马云、比尔·盖茨、马斯克和贝佐斯的头像做成了雪糕
拆毁爱马仕 Birkin,做成 Birkenstock 凉鞋
同时 MSCHF 也热衷于利用人们的**心态组织各种营销项目。比如他们曾推出过一个盲盒项目,盲盒售价 100 美元,消费者可以选择拆开盲盒,里面物品的价格从 0 - 7000 美元不等,或者也可以选择寄回未拆封的盲盒,未拆封盲盒的价值每天增加 10 美元,1000 美元封顶,这就意味着如果在 100 天后寄回盲盒就能收到 1000 美元。
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选择呢?
对于所做过的项目,MSCHF 创始人 Gabriel Whaley 表示,“总之一切都是从‘如何整蛊我们在观察的事物’出发,然后我们尽可能玩得开心,看看会发生一些什么”。
恶搞需要有创意,荒诞也需要执行力,创立于 2016 年、并在 2018 年推出首个恶搞作品的 MSCHF 多年来能持续输出这样的项目本身就不简单。而且这些项目在恶搞中保持了高级感,并且都融入了可流行的要素,这背后实际上是 MSCHF 对流行文化另一个角度的深刻洞察。
即便现在我们知道大多数“爆款”除了本身具备爆款的实力,运气的因素也必不可少,但 MSCHF 至今已经推出了近 100 个项目(每一个项目都非常离谱),“大红靴”的爆红并不是单一事件,这其实是偶然中的一次必然。